淺層氣浮機設備的試運行
3.1加水:氣浮池中加滿清水。氣浮池水位的高低可用溢流堰上的調節(jié)裝置進行調節(jié)。
3.2溶氣系統(tǒng)試運行:關閉控制閥及溶氣水出水閥。將加氣選擇開關旋到自動位置,接通電源,啟動工作水泵,然后打開工作泵控制閥。壓力表1及壓力表2的壓力逐漸上升,一直達到泵所能達到的壓力(壓力表2的壓力達到3~5kg/cm2),此時可打開溶氣水出水閥。溶氣水通過出水閥進入釋放器,釋放到氣浮池。池水中出現(xiàn)大量微氣泡使清水變白色,即可認定溶氣系統(tǒng)正常。溶氣水的壓力可看溶氣罐上的壓力表讀數(shù),該壓力的大小可用控制閥開啟的大小來控制,在水泵可供壓力范圍內調整,一般取3.4~5kg/cm2。壓力越高,溶氣水量越大(即回流比,本設備的回流比為20~30%),微氣泡密度越高。溶氣系統(tǒng)的空氣由空壓機提供,由于溶氣水不斷地將罐內空氣帶走,罐內空氣逐漸減少,水位不斷上升;當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時,自動液位控制系統(tǒng)將控制空壓機工作(相反則停止),以保持溶氣罐內的空氣量。
3.3氣浮運行:在溶氣系統(tǒng)工作正常的前提下進行,具體做法如下:淺層氣浮機價格
調整好污水的PH值,一般取7.5~8.5。
根據(jù)污水的水質,選定好所用的混凝劑、絮凝劑。
根據(jù)污水的濃度、SS、水量投加藥劑。藥劑的投加量一般為0.03~0.3%。
將加藥反應好的污水送入氣浮池進行固液分離,處理量應從小逐漸增大,直至額定值。
加氣:一般選擇自動加氣。即將加氣選擇開關SA1置于自動位置。
主機及溶氣系統(tǒng)控制詳見電氣控制。
3.4溶氣水量的確定:一般溶氣水水量控制在污水量的20~30%。由于各種廢水的SS含量不同。從理論上講,溶氣水水量也應按污水SS含量來確定。
本設備采用釋放器的流量是由釋放器本身的釋放能力所決定。其流量變化隨溶氣壓力而變化,壓力高流量大,壓力低流量?。ㄔ诔鏊y全打開的情況下)。流量可用溶氣水進水閥門來調節(jié)。
3.5氣浮池水位的調節(jié):水位的高低將影響刮沫的效果。水位低,浮渣不易刮入落渣筒;水位高,大量的水將進入落渣筒。其水位調整可用溢流堰上四個螺桿來調整池內的液位,其液位應控制在500mm±10mm。
淺層氣浮機水中氣泡的形成及其特性
(一)氣泡半徑越小,泡內所受附加壓強越大,泡內空氣分子對氣泡膜的碰撞機率也越多、越。因此要穩(wěn)定的微細泡,氣泡膜強度要。
(二)氣泡小,浮速快,對水體的擾動小,不會撞碎絮粒。并且可增大氣泡和絮粒碰撞機率。但并非氣泡越細越好,氣泡過細影響上浮速度,因而氣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價。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劑,可有效水的表面張力系數(shù),加強氣泡膜牢度,r也變小。淺層氣浮機價格
(三)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無機鹽,可使氣泡膜牢度減弱,而使氣泡容易破裂或并大。渦凹氣浮機是優(yōu)良的污水處理設備,設計合理,操作方便、運行經濟,它由空氣產生氣泡,直接從廢水中除去固體懸浮物、油脂、膠狀物等雜質。
淺層氣浮裝置集凝聚,氣浮,撇渣,沉淀,刮泥為一體。整體呈圓柱形,結構緊湊,池子較淺。裝置主體由五大部分組成:池體,旋轉布水機構,溶氣釋放機構,框架機構,集水機構等。進水口,出水口與浮渣排出口全部集中在池體中央區(qū)域內,布水機構,集水機構,溶氣釋放機構都與框架緊密連接在一起,圍繞池體中心轉動。本裝置提供成套設備總成及控制系統(tǒng),通過集中控制與分散控制相結合,以使設備達到運行狀態(tài)。RQF型淺層氣浮設備的用途在給水處理工藝程序中,固液分離技術及其設備是關鍵項目之一。對于比重接近于水的微小懸浮顆粒的去除,氣浮是有效的方法之一。